——本期视点——
(阅读提醒:请按页码提示,进行阅读。)
·目 录·
▶云南多措并举推动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与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上海发文支持二级及以下医院通过多点执业申请增加儿科
▶上海发布《上海市建立养老与医疗床位联动转介机制深化试点方案》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预住院中心启用
▶工信部多措并举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青岛发布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建设“中国康湾”
▶京东自营诊所落地
▶广州开发区(黄埔区)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黑龙江省药监局支持医疗器械创新发展
▶上海出台医械生产企业分级监管细则
▶四川药监局征求川渝滇医疗器械批发企业多仓协同经营监督管理办法
▶国家医保局推动患者急需的创新成果和服务加快进入临床使用
▶上海市加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科技攻关体系与能力建设
----本期内容----
▶云南多措并举推动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与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日,云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部门联合印发《云南省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十九条措施》的通知(云药监法〔2025〕2号),旨在全面推进药品医疗器械全链条监管改革,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措施明确,创新药药品注册检验每批次用量从全项检验用量的3倍减为2倍;通过前置服务、滚动提交,将上市后生产地址变更技术审评时限压缩50%以上;全过程支持医疗器械创新发展,鼓励企业、医疗卫生机构、科研院所参加人工智能等“揭榜挂帅”,对临床价值明确、创新性强的第二类医疗器械进入特别审查程序,审评和体系核查时限大幅压缩;鼓励省外和进口已上市第二类医疗器械迁入云南省生产,注册体系核查时同步进行生产许可现场检查,检查时限压缩至20个工作日以内。(新华网)
▶上海发文支持二级及以下医院通过多点执业申请增加儿科
近日,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市中医药管理局、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局近日印发《上海市推进“儿科服务年”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方案》要求,2025年11月底前,上海所有二、三级公立综合医院、三级中医医院及各级妇幼保健院均应提供儿科服务。支持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通过多点执业医师申请增加儿科诊疗科目。尚未提供儿科服务的医疗机构可通过医联体牵头医院派员下沉、互联网医院、远程诊疗等形式开展儿科医疗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单独设置儿科。(新浪财经)
▶上海发布《上海市建立养老与医疗床位联动转介机制深化试点方案》
近日,上海市为深入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进本市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结合上海市实际,探索建立上海市养老与医疗床位联动转介机制,制定试点方案。纳入床位联动转介机制的资源包括:1.民政部门主管的养老相关床位,包括养老机构(含长者照护之家)床位、日间照料中心托位、家庭照护(养老)床位等。2.卫生健康部门主管的医疗床位,包括医疗机构住院床位、家庭病床和安宁疗护病床等。创新联动方式。在保障老年人基本医疗服务基础上,探索推进在养老机构设置社区卫生服务站或家庭医生工作室,丰富养老机构老年人上门体检项目,推动家庭病床与家庭养老床位联动等更多延伸服务、个性化服务,持续深化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合作协同。(阿沐养老)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预住院中心启用
近日,北京大学国际医院预住院中心启动仪式在住院楼一层举行。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倾力打造的“北大国际方案”预住院中心,以重构院前服务生态、引领医疗服务模式创新为使命,致力于为患者提供“少跑路、少等待、早安心、更安全”的一体化、全流程解决方案。中心系统性打破传统碎片化诊疗壁垒,创新性整合术前检验、麻醉评估、健康宣教等关键环节,显著减少患者往返次数和无效等待时间,通过空间集中化、流程标准化实现“一站式”服务闭环。专业化的“预住院协调专员”角色,构建从预约至入院的全程主动服务体系。专员作为患者专属导航者,提供动态追踪、精准沟通与专业解惑,在医患间建立基于信任的深度连接,重塑温暖医疗体验。(腾讯网)
▶工信部多措并举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近日,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财政部支持了1241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对全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以及省级的中小企业主管部门开展了专精特新发展评价,不断完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截至目前,已累计培育超过14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46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同时,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国务院国资委、国家知识产权局、全国工商联,连续4年开展“百场万企”大中小企业融通对接活动,推动更多中小企业融入大企业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青海普法)
▶青岛发布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建设“中国康湾”
近日,2025第十届中国山东(青岛)国际康养产业博览会举行,《青岛市加快推进“中国康湾”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发布。预计到2027年,青岛市生命健康产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基本建成高品质健康生活承载地、国家康复产教融合创新高地、国际康养旅居目的地,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山海康养名城、活力健康湾区”。青岛市正以康复大学为创新策源,依托青岛高新区产业能力,在胶州湾北岸打造辐射全国的山东省康复产业园和红创大健康暨银发经济产业园。青岛高新区已制订《青岛高新区康复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涵盖康复机器人产业突破、专业产业园区建设等领域,全力打造“中国康湾”产业核心承载区、创新策源先导区。(大众日报)
▶京东自营诊所落地
近日,京东旗下线下医美自营诊所低调在北京亦庄落地,目前命名为“京东医美(亦庄店)”,已接入京东App的医美频道,并开通了京东医美的微信小程序。值得注意的是,这家诊所已试营业两个多月,期间仅面向京东内部员工开放,尚未正式对外开放营业。随着此次京东医美自营旗舰店在京东APP上线,该线下门店也正式面向大众营业。与在其他领域的补贴扩张打法不同,京东此次进军医美并未推出对应补贴政策。京东医美医生助理向媒体表示,诊所定价贴合成本价,目的是避免顾客不必要消费,目前推出的项目普遍在千元以下,对价格敏感型消费者具有一定吸引力。(腾讯网)
▶广州开发区(黄埔区)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日,广州开发区(黄埔区)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推动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加快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创新升级,推动生物医药战略性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新支柱、新赛道,抢占生物经济未来战略制高点,打造世界级创新型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制定政策措施(简称“生物医药3.0”政策)。对进入国家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或优先审批程序、广东省第二类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或优先审批程序的产品,完成相应临床试验的,在境内临床试验经费达到200万元后,经综合评估,最高按实际投入临床试验经费的30%,分别给予最高300万元、100万元一次性资助。每个单位每年最高资助2000万元。(广州市生物产业联盟GZBio)
▶黑龙江省药监局支持医疗器械创新发展
近日,黑龙江省药监局为落实《国家药监局关于发布优化全生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有关举措的公告》,完善审评审批机制,加强全生命周期监管,提升我省创新医疗器械竞争力,提出以下支持举措。对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技术为国内领先第二类创新医疗器械继续实施创新特别审查,加强申请人和审查人员的沟通,强化对创新医疗器械研发和注册的技术指导。对第二类创新医疗器械变更注册,按照创新特别审查程序开展审查。对依法作出附条件批准的创新医疗器械,探索附条件批准的具体要求。(黑龙江省药监局)
▶上海出台医械生产企业分级监管细则
近日,上海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印发《上海市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分级监管实施细则》,该细则将于2025年8月21日起实施,有效期5年。该细则旨在加强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切实落实监管责任,合理配置监管资源,保障医疗器械安全有效。根据细则,上海市药品监管局将按照“风险分级、科学监管,全面覆盖、动态调整,落实责任、提升效能”的原则,根据企业获准上市生产的医疗器械管理类别、产品是否纳入重点监管品种目录、企业生产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状况、监管信用记录等因素,将企业分为不同监管级别。细则将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获准上市以及生产的医疗器械分为四种情形:一类医疗器械、目录外二类医疗器械、目录外三类医疗器械以及目录内二三类医疗器械。(搜狐新闻)
▶四川药监局征求川渝滇医疗器械批发企业多仓协同经营监督管理办法
近日,四川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发布通知,公开征求《川渝滇医疗器械批发企业多仓协同经营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规定,开展多仓协同经营应当由集团化经营企业指定1家参与企业作为牵头企业,承担多仓协同全过程管理及风险防控职责。其它参与企业在多仓协同过程中应当接受牵头企业的管理和监督,依照牵头企业质量管理要求开展多仓协同经营活动。在经营条件上,《征求意见稿》指出,多仓协同参与企业均应取得《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或《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参与企业近一年内无医疗器械经营相关行政处罚记录。(四川发布)
▶国家医保局推动患者急需的创新成果和服务加快进入临床使用
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施子海在会上表示,到现在为止已经出台放射检查、心血管系统等30批立项指南,接下来还会出台一系列立项指南。一是聚焦科技创新,新增一批填补诊疗空白、代表科技前沿、满足临床急需的技术项目,加速推动新技术的临床应用。二是聚焦优质服务,推出一系列体现技术价值和劳务付出的价格项目。比如,新设“床旁超声”等价格项目,更好保障老年人看病就医。新设“早产儿护理”等价格项目,鼓励医疗机构为小朋友提供更优质安全的医疗服务。三是聚焦行业规范,在保障群众看病就医基本需求的基础上,国家医保局积极发挥价格管理职能,推动和引导医疗行业规范健康发展。(湖南日报)
▶上海市加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科技攻关体系与能力建设
近日,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印发《关于加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科技攻关体系与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强调加强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治技术及产品研发。依托光电传感采集芯片、智慧影像等高端医疗装备核心部件,抗体高通量筛选药物研发平台等关键设备,临床级病毒载体等关键基础原材料,开展突发急性传染病临床防治技术及产品研究。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公共卫生”创新发展。加强公共卫生数据实验室建设,加快公共卫生语料库、高质量公共卫生专业数据集等人工智能应用基础资源建设,推动“人工智能+公共卫生”场景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推进传染病风险监测预警、智能流调、应急预案和辅助决策等多智能协同应用,研究构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行业垂类大模型,实现数智化赋能目标。(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