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医药成为不少城市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如何用现代科学来解读流传千年的中药典籍?传统中药如何在数字化、智能化的技术赋能下实现创新?我们来看记者的观察。
最近,在位于天津的现代中药创制全国重点实验室,科研团队正在利用高通量制备技术提取研究中药的有效成分,深入探究中药的活性成分和作用机制。
现代中药创制全国重点实验室办公室主任常艳旭介绍称:“组分我们可以认为是中药里有活性的一类化合物,一味中药可以分成几十个组分,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很大的组分库。我们根据这些组分,后期就可以进行高通量筛选,然后研制新药。”
让传统中医药产业焕发新生机,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近日,数智赋能大健康产业新质生产力暨第四届中医药国际发展大会在天津召开,会上,“数智本草”大模型对外发布,这款大模型同时集成古籍及翻译、中药相关的靶基因通路信息、临床方案等,会上还发布了《数智中药——现代中药的数智化发展白皮书》,显示“数智化”已成为引领现代中医药行业发展的新方向。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