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关于于学军升任国家卫健委副主任的消息,在医疗行业被普遍认为是国家层面释放“加速互联网医疗”的讯号。
如果是这样,那么从药品零售行业解读,2019年,在“互联网医疗”的改革大旗下,药店远程诊疗以及电子处方也将迎来一次根本性的破冰之旅。
根本原理在于,零售药店终将挤进医疗结构的构成体系,而非单纯的药品卖场。如此一来,眼下首先在医疗体系所进行的“互联网医疗”的改革实践,将为零售药店带来“专业化变革”带来基础。尤其是在医疗体系所实践的“远程诊疗”,将被零售药店行业所借鉴和移植,并同时催生电子处方产业的飞速成熟。
药店远程诊疗撒豆成兵
先来看一则“很小”的新闻:日前,重庆市大渡口区钢花路万家燕大药房通过远程视频的方式,成功地为患者开出了该店首张电子处方。
据了解,该操作系统为重庆某网络公司开发的一款“远程问诊服务平台”,已经在该区多家药房陆续上线。
这则看似平凡的小事,实际上正是业界正在酝酿一个大变革。像这样的小事,几乎天天都在发生,也许,搜药君在写下这段话的时候,某个城市的某个角落,就有一家药店正在上线“远程问诊”系统。
远程问诊和电子处方在全国的推进,可谓“润物细无声”。这些散布在坊间的个体力量,某一天达到质变之时,就将“揭竿而起”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革命。
对于学军的想像
一边是市场快速实践,一边是国家顶层设计的稳步推进。
1月29日,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官网发布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的消息,任命于学军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
行业将“升任国家卫健委副主任的于学军”与“推动互联网医疗改革”联系在一起的原因是,于学军任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司长期间,曾大力推动互联网医疗的改革进程,并在多个场合就“互联网+医疗健康”发表建议和观点。
比如,他曾提出对于“互联网+医疗健康”这个新型业态,既要加大油门往前走,还要踩好刹车。
在2018年4月16日国新办举行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意见》吹风会上,于学军曾表示,将通过一系列措施做到“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产生的数据全程留痕,可查询、可追溯,同时保证访问处理数据的行为可控、可管,确保患者的就医安全。
于学军说,“互联网+医疗健康”给大家带来便捷的同时,老百姓看病的时间会降下来,花费也会降下来。“互联网+医疗健康”是一个新型的业态,流程、方式方法与传统的实体医院和医疗程序都不是很一样,既然是一个新生事物,监管就要跟上,要积极探索和创新新的技术、新的产品、新的业态、新的模式,以及各个方面相融合的监管方式。
分析人士因而判断,这样一位主管医疗信息化建设的“大将”担任国家卫健委副主任,对于我国互联网医疗来说或是利好。
“远程诊疗”开启全国布局
其实,“互联网+医疗”作为2018年的热词,不管是国家层面还是地方层面都在积极推动。从2018年的一系列政策,也能看出国家的决心的信心,而各地的互联网诊疗在过去的一年可以说都有长足的发展。
以天津为例。天津市以“互联网+”为依托,在“互联网+医疗健康”领域“播种布局”,已然“开花结果”。其中,远程会诊被列为重要工程。
据天津市卫生健康委统计,截至2018年年底,天津市39家三级医院、10余家二级医院上线智慧门诊服务。其中,借助于专家远程视频会诊服务,河北区卫生计生委正努力推进分级诊疗,搭建信息“高速公路”。比如,月牙河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与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天津市第二医院等建立医联体,远程会诊140余人次。
不只是天津,从政策层面上看,我国“互联网+医疗健康”业态处在加速推进的状态。
无论是2018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还是2018年7月12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的“互联网+医疗健康”落地细则——《关于深入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活动的通知》;又或者是9月12日,对互联网诊疗行为进行了规范的《关于印发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甚至是2019年1月,业内流传的《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送审稿)》,这些都足以表明医药行业的互联网化得到了国家顶层的肯定与鼓励。
那么,与之一脉相承的,远程诊疗事业以及与之配套的电子处方产业也正在全国实现全面推进。
零售药店的机会
目前,零售药店已经抓住了一些时机,正如文章开头所提到的万家燕大药房一样,纷纷上线远程在线问诊等项目,为顾客提供便捷的轻医疗服务,通过这一手段增强客户粘性,拓宽药店专业服务范围。
尤其是一部分常见病、慢性病的在线复诊,在医生掌握了这些病人的一些基本病例资料的情况下,可以在线的为这些复诊的患者开具处方,能够为患者提供跨地区的诊疗服务,为顾客提供了便捷的就医方式。
当然,“信息无界,连接一切”是互联网能够为医疗带来的便捷,目前的“互联网+医疗”还只是初具雏形,未来的想象空间和发展空间都是亟待挖掘的宝藏,它能够给医疗行业带来多大的变革还需要拭目以待。
而零售药店未来一定将挤进医疗结构的构成体系,医疗机构眼下对“互联网医疗”所进行的一切实践都将为零售药店的“专业化变革”带来基础。就“远程诊疗”以及电子处方层面来讲,很可能是率先实现的目标。